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在社會這樣大力提倡讚美的情況下,「Kawaii」、「Sugoi」(厲害),「Sasuga」(不塊是)等,一連串的稱讚詞便經常出現。」中文的意思大概是,「自己先示範、再說明給對方聽,然後讓對方做做看,做的時候給予稱讚和肯定,人就會有動力去學去做
OPENTIX歷經5個月試營運,於2021年4月1日正式上線,除了表演藝術票券銷售,亦延伸至展覽、影展、博物館、流行音樂及文創等更多元的產品內容,例如台北電影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活動開賣,即帶動場次與售票數成長,以及年輕藝文族群參與。Photo Credit: 中央社 線上節目帶動跨域參與可能 疫情期間,藝文團隊嘗試以直播或錄播方式辦理線上售票演出,維持創作動能,並開拓新時代觀眾群。會員超過21萬,消費比例達7成、近9成使用行動裝置 OPENTIX首年註冊會員數達21萬人,會員消費比例達7成,其中近5成為新會員。消費者喜好的部分,只購買戲劇或音樂類型演出占9成,只購買《三十三》、職男人生系列、《人間條件七》、《宮崎駿動畫配樂》等4檔熱門節目平均約7成,顯示有多數觀眾為支持喜愛的節目或團隊而購票。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這段特別艱難的時期,各產業隨著疫情起伏,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Photo Credit: 兩廳院提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副教授高竹嵐。場次方面,售票4744場,減少307場。菲律賓5月9號舉行總統大選,雖然正式結果還沒出爐,但初步數據顯示,綽號「邦邦」的小馬可仕,應該會以過半的得票率,成為下一屆菲律賓總統,也是30多年來,第一次有候選人以超過50%的得票率當選總統。
當時其實象徵菲律賓民主化進程往前一大步,還激勵滿多亞洲其他地方的國家。很多人認為那個時期的菲律賓是黃金時期,是強國家、強經濟,而這個印象並沒有因為民主化消失,很多年輕人因為他們二手的去接收當時候威權的記憶,所以很多也是對小馬可仕有比較正面的感受。然而菲律賓它就比較沒有那麼幸運了,所以我覺得當然我們台灣人來看菲律賓的話,有些東西就會更突顯出,我們台灣人也有運氣好的一些部分,還有,當然就是人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當時伊美黛,也就是老馬可仕的夫人有參選,另外一個馬可仕的親信也有參選,他們加起來的選票有28%,這比後來當選總統的羅慕斯的23%還要多。
在民主化之後,菲律賓軍方其實發動了非常多次的政變,雖然說都失敗了,但這對於當地的政治局勢的穩定,以至於吸引外商、外籍投資的這種因素來講,這都是負面的。所以在這之下,有一個總統彷彿講說「我要用緊急命令來推動、來解決馬尼拉的塞車問題」,一般民眾對於政治政策的產生沒有那麼細緻的理解時,他就會覺得這樣是好的、這樣是可以支持、這是我想要的。
第一,其實馬可仕家族的回歸本來是可能會比現在還更早的。第二點,馬可仕家族不論是在他們的根據地,或是說在許多民眾的想像中,還是很多人有正面印象的。基礎建設的部分,其實有去過菲律賓的朋友就會看到不是沒有,而是你感受得到這是幾十年之前的產物,已經相當比較破敗、亟待去重整,而當菲律賓人去看像是印尼、泰國、越南等鄰國,那種失落感是非常強烈的。他在1965到1986、長達20年的總統任內,讓貪腐成為政府的常態,同時也強力打壓反對派,還為了持續執政而實施戒嚴令
2022年5月15疫情中心記者會,在萬般壓力下又新推出「65歲以上非三類對象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則可投藥,至於快篩是否跟確診綁一起,尚待討論。」 另外「柯文哲認為,指揮中心若堅持民眾做PCR篩檢後才給口服藥、恐怕會死很多人,陳時中表示,這樣等同是讓民眾沒有確診就給藥,這樣有病急亂投醫的味道。根據媒體報導:「各大醫院防疫急診擠滿快篩後要做PCR檢驗的民眾,依據最新統計,新北聯醫、北市木柵車來速快篩陽後PCR確診率,分別是97.04%與97.8%。目前疾管署空有數十萬藥劑在手,但處方卻如此不便民,豈不是以繁複行政來輕忽人命。
為了救命時效,只要有高度懷疑就投藥本就是醫界常態,誰能百分百確認才用藥?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輝瑞藥廠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 醫生不也常在高度懷疑病人敗血症時就給抗生素治療,直到證明為不是才停用,因為權衡輕重,救命的利益遠大於因誤用抗生素產生副作用的壞處。民怨如海嘯,莫要輕忽 民怨如海嘯,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越早服用越有療效,應該仿照克流感領用方式,由有配置藥師的診所也可以領用抗病毒藥物,直接發放給需要治療的高風險病患,若診所沒有配置藥師,則可以讓釋出處方到有配發藥物的醫院或社區藥局領藥,加速治療時程,以免輕症轉為重症甚至死亡。
如果是擔憂等待『確診』的時間太長,現在是努力把時間縮短,不是說就這樣隨便給藥,很多專家也在提醒不能隨便開藥,他說,現在的重點應該是縮短等候藥物的時間。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小兒科主任、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 醫療量能耗竭,醫院整日忙於PCR,不但排擠治療新冠肺炎的中重症治療,也連帶排擠其他疾病的診治,「為了PCR,無法CPR。
事實上,除了年齡大於65歲屬於應該快速用藥的高風險群以外,還有應該快速用藥的高風險群,包括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精神分裂症)、失智症、吸菸、BMI大於30 (或 12–17 歲兒童青少年 BMI 超過同齡第 95 百分位)、懷孕、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 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等等。進一步再指出,如果要快速給這些快篩陽性者藥,偽陽性者沒有染疫,卻服用只拿到緊急許可的口服藥,如果發生副作用,醫療責任必須要由誰來負責?」 陳時中又表示,「有非常多的情況要考量,當然是希望越快越好,但不是『快』就好,很多情況要思考,也要大家一起努力。」顯然兩者一致性很高,幾乎快篩陽性即等同確診。更何況快篩陽性已經與PCR陽性如此一致,更何況PCR難道就沒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嗎?反而,快篩陰性個案又懷疑是新冠肺炎患者,才更應該以PCR確定是否是確診案例。以目前盛行狀況,是否中央應該開放所有人均可以快篩陽性做為確診之依據? 若為了保險給付怕有偽造情事,也可以在醫護人員監督之下再做一次快篩確定即可,何必堅持一定要PCR陽性才能確診?為了極少數的偽陽性,而讓快篩陽性的民眾排隊驗PCR的利益,是否贏過讓快篩陽性的民眾及早服抗病毒藥物以免輕症轉重症的利益?特別是對那些已經有相關症狀又快篩陽性的高風險民眾,等待PCR的確診才用藥本身,就是一種更大的風險。文:林應然(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喬治亞州立醫學院免疫過敏科研究員。
指揮中心雖已在日前對三類人開放快篩即為確診,包括居家隔離、自主防疫與居家檢疫者,只要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遠距視訊確認就等於確診,不用再外出做PCR複檢,顯然已經部分認同,只是為德不卒,尚有缺憾」顯然兩者一致性很高,幾乎快篩陽性即等同確診。
進一步再指出,如果要快速給這些快篩陽性者藥,偽陽性者沒有染疫,卻服用只拿到緊急許可的口服藥,如果發生副作用,醫療責任必須要由誰來負責?」 陳時中又表示,「有非常多的情況要考量,當然是希望越快越好,但不是『快』就好,很多情況要思考,也要大家一起努力。」 另外「柯文哲認為,指揮中心若堅持民眾做PCR篩檢後才給口服藥、恐怕會死很多人,陳時中表示,這樣等同是讓民眾沒有確診就給藥,這樣有病急亂投醫的味道。
為了救命時效,只要有高度懷疑就投藥本就是醫界常態,誰能百分百確認才用藥?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輝瑞藥廠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 醫生不也常在高度懷疑病人敗血症時就給抗生素治療,直到證明為不是才停用,因為權衡輕重,救命的利益遠大於因誤用抗生素產生副作用的壞處。根據媒體報導:「各大醫院防疫急診擠滿快篩後要做PCR檢驗的民眾,依據最新統計,新北聯醫、北市木柵車來速快篩陽後PCR確診率,分別是97.04%與97.8%。
指揮中心雖已在日前對三類人開放快篩即為確診,包括居家隔離、自主防疫與居家檢疫者,只要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遠距視訊確認就等於確診,不用再外出做PCR複檢,顯然已經部分認同,只是為德不卒,尚有缺憾。以目前盛行狀況,是否中央應該開放所有人均可以快篩陽性做為確診之依據? 若為了保險給付怕有偽造情事,也可以在醫護人員監督之下再做一次快篩確定即可,何必堅持一定要PCR陽性才能確診?為了極少數的偽陽性,而讓快篩陽性的民眾排隊驗PCR的利益,是否贏過讓快篩陽性的民眾及早服抗病毒藥物以免輕症轉重症的利益?特別是對那些已經有相關症狀又快篩陽性的高風險民眾,等待PCR的確診才用藥本身,就是一種更大的風險。事實上,除了年齡大於65歲屬於應該快速用藥的高風險群以外,還有應該快速用藥的高風險群,包括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精神分裂症)、失智症、吸菸、BMI大於30 (或 12–17 歲兒童青少年 BMI 超過同齡第 95 百分位)、懷孕、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 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等等。文:林應然(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喬治亞州立醫學院免疫過敏科研究員。
目前疾管署空有數十萬藥劑在手,但處方卻如此不便民,豈不是以繁複行政來輕忽人命。2022年5月15疫情中心記者會,在萬般壓力下又新推出「65歲以上非三類對象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則可投藥,至於快篩是否跟確診綁一起,尚待討論。
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小兒科主任、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 醫療量能耗竭,醫院整日忙於PCR,不但排擠治療新冠肺炎的中重症治療,也連帶排擠其他疾病的診治,「為了PCR,無法CPR。更何況快篩陽性已經與PCR陽性如此一致,更何況PCR難道就沒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嗎?反而,快篩陰性個案又懷疑是新冠肺炎患者,才更應該以PCR確定是否是確診案例。
民怨如海嘯,莫要輕忽 民怨如海嘯,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越早服用越有療效,應該仿照克流感領用方式,由有配置藥師的診所也可以領用抗病毒藥物,直接發放給需要治療的高風險病患,若診所沒有配置藥師,則可以讓釋出處方到有配發藥物的醫院或社區藥局領藥,加速治療時程,以免輕症轉為重症甚至死亡。如果是擔憂等待『確診』的時間太長,現在是努力把時間縮短,不是說就這樣隨便給藥,很多專家也在提醒不能隨便開藥,他說,現在的重點應該是縮短等候藥物的時間
在歌曲的第6秒到第15秒,除了鍵盤跟吉他聲之外,耳尖的聽者應該會注意到還有幾個電話按鍵的聲音,那是旋律與歌聲的弦外之音,少了這幾個按鍵音或許沒有差別,但陳昇刻意地將這電話撥音聲收錄進歌裡,因為那是半夜錄音的空檔,楊騰佑打電話回家的聲響,乍聽之下只是幾個單純的按鈕音,卻也濃縮了他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拉扯和妥協,短短幾個按鍵聲,有著無限延伸的濃情,這也不得不佩服陳昇敏銳的觀察。我想,有著音樂夢想的楊騰佑,恐怕也是在這樣的徬徨無措裡,一點一滴匍匐彈奏著自己的生命吧,也才能寫就這首刻骨銘心的經典歌曲。其中的吉他手楊騰佑,同時也擔任陳昇音樂公司「新樂園工作室」的音樂總監,相當程度地主導了陳昇專輯的音樂製作,而他精湛純熟的吉他技巧,是許多知名歌曲如〈恨情歌〉、〈老嬉皮〉、〈流星小夜曲〉等歌的主要旋律,也因此在廣大昇迷心中有著崇高地位,並且暱稱為「小楊老師」。然而陳昇與小楊的交誼,並不隨之淡去,不論是演唱會現身時觀眾的歡呼,《一朝醒來是歌星》裡被召喚的吉他手小楊,或是〈無歌之歌〉裡「老楊是吉它的蠱蟲 掰了半輩子噪音誰能懂」的吉他手老楊,都是陳昇歌唱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組成之一,甚至被他當作是音樂初衷的象徵。
」 吉他手楊騰佑,或者叫他小楊老師,就是這麼一位將吉他發揮到淋漓盡致的音樂人,儘管他也寫歌譜曲,也善於統籌編曲,但他寧可人們記得他是一名「吉他手」。文:簡弘毅 許多時候,我們聽歌時的焦點多半是拿著麥克風的歌手,畢竟「歌」是必須通過人聲表現出來的藝術形式,嗓音、唱腔、共鳴,主唱歌手的情緒通過這些技巧的拿捏,將歌曲恰如其份地演繹到我們耳朵裡。
不用說,這熟悉的吉他聲當然是出自楊騰佑之手,融合了民謠與藍調的吉他弦音,恰當地襯托出這首歌的複雜情緒。做為音樂伙伴與「恨情歌」重要成員的楊騰佑,在2000年後逐漸淡出陳昇團隊,雖然仍以各種形式參與演出或編曲,卻以獨立吉他手與音樂人的身分,找到更寬闊的舞台。
那句「沒有玩具的孩子最落寞,可是沒有夢的男人是什麼?」儼然就是這種「任性的大男孩」與「追尋夢想的男人」之間,最深刻無解的追問。只是,比起〈子夜二時,你做什麼〉,這首歌裡的心慌顯然還收斂許多,多的是成熟男人的內斂,和看透世事本質的平靜。
顶: 83149踩: 3226
评论专区